脱发严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脱发是困扰现代人的常见问题,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交自信。但脱发并非无缘无故发生,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多种复杂因素。南京皮肤病研究所将从生理、环境、生活习惯等方面深入分析脱发的常见原因,帮助您找到问题的源头。

一、遗传因素:难以避免的"宿命"
雄激素性脱发(俗称脂溢性脱发)是常见的遗传性脱发类型,约占所有脱发案例的70%。这类脱发与体内二氢睾酮(DHT)敏感度有关,导致毛囊逐渐萎缩。研究发现,若父母有脱发史,子女患病概率高达50%-80%。特征表现为发际线后移、头顶稀疏,男性多在20-30岁显现,女性则表现为整体头发变薄。
二、内分泌失调:激素的"多米诺效应"
甲状腺功能异常(甲亢或甲减)会扰乱毛囊生长周期,导致休止期脱发。产后脱发则是典型例子——孕期雌激素骤降,大量毛囊同步进入休止期。此外,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患者因雄激素过高,常伴随严重脱发和体毛增多的矛盾现象。
三、营养失衡:毛囊的"饥饿信号"
蛋白质缺乏: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,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头发细软易断。
微量元素不足:铁元素缺乏(尤其女性经期失血过多时)会减少红细胞携氧能力,影响毛囊供氧;锌元素参与蛋白质合成,其缺乏可能引发弥漫性脱发。
极端节食减肥: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10%可能触发休止期脱发,常见于过度控制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饮食者。
四、心理压力:看不见的"头发杀手"
慢性压力会升高皮质醇水平,抑制毛囊干细胞活性。研究发现,持续高压状态下,40%的人会出现明显脱发。斑秃(俗称"鬼剃头")更是与情绪剧烈波动直接相关,免疫系统错误攻击毛囊导致圆形脱发斑块。
五、外界刺激:日常中的"隐形伤害"
化学损伤:频繁烫染(尤其含氨染发剂)会破坏头发角蛋白,导致断裂性脱发。
物理牵拉:长期扎过紧的马尾辫、脏辫可能引发牵引性脱发,前额发际线逐渐后退。
环境污染:PM2.5颗粒会沉积在头皮,诱发氧化应激反应。韩国研究显示,空气污染区居民脱发率比清洁区高3倍。
六、疾病与药物:不可忽视的继发因素
自体免疫疾病(如红斑狼疮)、真菌感染(头癣)会直接破坏毛囊。此外,化疗药物、抗抑郁药、避孕药等200余种药物可能引起暂时性脱发,通常停药后3-6个月可恢复。
应对建议:轻度脱发可通过调整作息(保证23点前入睡)、补充维生素B族和铁剂改善;中重度脱发需就医检测激素水平、甲状腺功能等。记住,每天脱落50-100根头发属正常代谢,不必过度焦虑,但若持续三个月以上大量脱发或出现斑块状脱发,务必及时就诊皮肤科。
南京皮肤病研究所陈正琴提醒:通过全面了解这些诱因,我们不仅能更有针对性地防治脱发,也能避免陷入某些商业宣传的误区。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守护秀发的根本之道。